“在去杠桿、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的轉型期背景下,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民營企業反映最普遍、最強烈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主席燕瑛認為,民營企業仍然面臨融資渠道單一、成本高,質押門檻高、彈性大,審批程序復雜、周期長,貸款期限短且抽貸斷貸現象嚴重,以及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困難。
為進一步破解融資難題,燕瑛提出五點建議:一是提高民營企業信貸比重。進一步改革銀行風險防控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辦法,完善盡職免責機制,對優質的民營企業放寬不良貸款率硬性約束,明確制定民營企業貸款總量在信貸總規模中的最低比重,鼓勵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資金投放。
二是加大金融服務及產品創新力度。進一步創新民營企業抵押擔保形式,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產品設計、擔保模式和管理方式上做出改進和優化。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應加強對新經濟、新產業、新行業的了解與研究,支持金融機構科學設定授信審批條件,加快特色融資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打造銀行端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并推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做大融資擔保基金,制定獎補機制和政策,引導擔保機構與銀行業務聯動、風險分擔,降低貸款利率和擔保費率,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
三是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優先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低費率的擔保支持。差異化制定貸款利率下降目標,確保各銀行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相關政策出臺前有明顯降低。進一步明確銀行等金融機構減免服務收費的具體項目和減免額度。探索利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手段完善征信機制,降低銀企間建立信任的成本。
四是解決企業續貸過橋困難。對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延長貸款期限至兩年以上,減少過橋不利影響。建立抽貸斷貸監管機制,設立抽貸斷貸行為的前置會商機制、投訴舉報途徑和懲戒措施。
五是做好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強化考核督察,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特別是本地銀行給予民營企業的支持,以及對相關金融政策的貫徹落實,進行量化考核。及時開展政策落實效果的第三方評估,對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確保各項政策真正落地,切實為企業帶來政策獲得感。
兩會“火熱”召開中,小微持續“跟進”中,兩會關乎民生,關乎企業,關乎你我,小微律政將為您帶來第一手兩會資訊,讓您快人一步,把握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