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葉大清是互聯網金融公司融360聯合創始人,該項目目前估值超10億美元。葉大清曾在美國Capital One及PayPal服務多年。創業前擔任PayPal中國區市場總經理。
本文是葉大清在新浪創業舉辦的新創課活動上分享的部分內容:
關于互聯網金融創業如何過冬,我講三點,送給金融行業創業者以及打算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創業者們。
一、錢
作為一個創始人,你在跟風投機構談的時候,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不要過多考慮估值,有人給錢就趕快簽,而且簽了以后因為各種原因最快要兩到三個星期錢才到帳。
也就是說錢到了公司的賬上才算完成,而只簽協議,錢沒到賬并不算融資成功,所以落袋為安很重要。
對于準備創業的公司,要記住兩點:
1. 燒錢的模式一去不復返,創業公司老板要摳
舉個例子,我們融360老板怎么摳呢?融360的三位創始人在創業的前三年里都沒有拿現金,我們只拿期權。
2、創業公司老板少拿工資,甚至不拿工資
所以你如果創業,我想問你是不是做好了準備,一年、兩年、三年,或者更長時間不拿工資,或者你只拿三五千塊錢工資,這個錢只夠你坐地鐵、買面包、吃白米飯的基本生活費。
創業老板要摳就一定要對自己扣,我們不是說不拿薪酬,我們拿的是期權。如果你看好公司,公司成功之后能夠給行業和社會創造價值,那么期權的價格要遠遠大于薪酬。
在硅谷也有一個針對創始人的薪酬標準,不管你是金領還是白領,原來工資幾百萬美元。如果你創業的話,你年薪一般不能超過10萬美元,如果引進到中國的話,創始人2到3萬美元年薪可以作為一個限制。
對于已經創業的公司,也要記住兩點:
1、現金為王,至少要留24個月的現金
現金為王是有一定的標準的。你帳上的錢能不能讓你的公司維持24個月,維持24個月現金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個法則,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年的市場環境會不會更糟。
2、不要燒錢打電視和戶外廣告
花大量的錢投電視廣告、線下地鐵的廣告并不是很聰明的做法。
二. 時間
1、時間:一個偉大的公司至少需要10年磨練
時間對于創業者來講也是非常寶貴的資產。一個成功和偉大的公司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夠真正實現。這中間需要不斷打磨商業模式和產品,甚至還需要經歷一個甚至多個經濟周期。融360本身就是個平臺類的公司,互聯網金融領域還有很多做大數據和做消費金融的公司,這些類型公司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所以時間是創業者的朋友,有些偉大公司真是熬出來的。
2、順序:如果順序不對,對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會是一種災難
我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就確定了做金融搜索、推薦和服務平臺,但是做貸款平臺的搜索、保險的搜索、理財的搜索,還是做理財+基金的搜索,這個其實是不一樣的。當時我們團隊確定下來是先做貸款的搜索。
先做貸款的理由是:貸款是一個剛需。保險之類都不是,理財在2011年、2012年市場那個階段沒有那么成熟,而且在線金融的理財產品其實也不是那么豐富。
如果當時我們在2011年做保險的搜索平臺,即使我們融到了錢,可能一年以后我們就關門了。因為當時的情況,做保險搜索平臺肯定是做不起來的,當然保險也有特殊的因素。
貸款的特性是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能力和獲客能力是很弱的。老百姓需要有一個第三方平臺比較利率、服務、放款的時間。所以我們當時說這個產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順序很重要,你的順序不對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3、節奏:互聯網金融創業是長跑
不同行業的特性是不同的。微信幾個月就能達到上億的用戶,金融行業有金融行業的特性,金融行業幾個月做到上億用戶幾乎是不可能的。
工商銀行也就1億多一點的用戶,尤其你涉及金融產品,放貸也好,或者是涉及理財產品,這些產品是需要不斷去驗證。
很多時候做金融方面的創業,慢就是快,耐力比爆發力更重要,你最開始兩年基礎打好了,到第五年就會很順。
我是最近三個月練長跑,三個月之前跑一兩百米就跑不動了。跑步絕對不是我的強項,后來過了一個月發現能跑兩三公里了。再后來教練看了我的配速說你不行,為什么你越跑越慢,你應該全程保持一定的速度,臨近結束的時候沖刺,速度高于平均速度,而不是越跑越慢。當然目標不同節奏感就不一樣,我相信你如果跑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節奏感是完全不同的。
三. 專注
這下面幾個關鍵詞,創業者認為哪一個最重要?好像半年或者一年以前答案和今天完全不同。今天我們談的更多是活下來最重要,而半年以前創業者想的肯定是估值是否可以更高,能否融很多的錢,以及希望高速增長。
移動互聯網有個規律是一年不增長十倍就不叫移動互聯網。
根據你公司的行業,和你公司所處的階段,更重要的是你公司在這過程中你少虧錢或者不虧錢,能夠有24個月的現金儲備讓公司持續增長,或者說你能夠熬過冬天,在春天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