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市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穩步成長,科技創新表現活躍,促進了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市新經濟實現增加值10057.4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3%,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一、“高精尖”帶動工業穩健發展
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2018年,高技術制造業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勢頭,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9%,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9.3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達到66.3%,發揮了主要帶動作用。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分別增長19.6%、18.7%和16.2%。伴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生活方式步入百姓家庭,相關產品生產增勢良好,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產量分別增長1.8倍和20.9%。
二、“新技術新模式”打造服務業新活力
信息、科技行業創業與投入較為活躍。一是創業熱情持續高漲。2018年本市新設立的企業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企業占比合計為38.5%,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注冊資本達到7311.4億元,同比增長13.5%。二是高精尖產業投入力度加大。2018年,本市高技術服務業完成投資507.8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1.2%,科技服務業投資增長7.7%。三是互聯網服務業收入較快增長。2018年1月-11月,基于互聯網經濟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共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7%,高于服務業企業收入增速0.8個百分點。
新模式推動商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網上零售額達到263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占全市零售額比重為22.4%,對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6%。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為124.7億元,比上年增長39.3%,對全市餐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
互聯網金融保持良好態勢。2018年,全市互聯網金融相關行業同比增長44.3%。其中,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5.1%,金融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8.1%。
三、科技創新積聚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關村發揮創新引領作用。2018年1月-11月,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技術收入8238億元,同比增長29.6%,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9.2個百分點,其中技術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17.2%,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
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研發投入快速增長。信息和科技服務業是發揮創新驅動作用的重要行業,2018年1月-11月,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R&D經費支出增長16%,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R&D經費支出增長31.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0.7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2018年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與科技創新為本市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對經濟平穩運行、穩中提質發揮了積極作用。
小微為您帶來新一年的熱門資訊,焦點新聞,最新政策,但小微律政初心不變——讓您搭上政策的“順風車”讓創業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