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的會計人員都在想方設法為企業“減輕稅負”,那么,就要未雨綢繆,在稅收方面必須做好以下4點,才能真正實現為企業“減輕稅負”。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當前,在我國,國家為了促進某些地區或某些行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如在霍爾果斯進行公司注冊,可以享受“五免五減半”(即新注冊公司享受五年內企業所得稅全免,五年后地方留存的40%的稅將以“以獎代免”的方式返還給企業)的優惠稅收政策;而對于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企業而言,如高新技術企業,可按規定申請享受減至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而且企業研究開發投入還可以進行研發費用確認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優惠等。此外,對于小微企業而言,月銷售額滿足2萬元(含本數)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因此,企業開展稅收籌劃,可利用國家優惠稅收政策來進行?! ?、通過分散稅基的方式來進行稅務籌劃。稅基是計稅的依據,在適用稅率一定的條件下,稅額的大小與稅基的大小成正比,即稅基越小,納稅人負擔越輕。因此,采用分散稅基的方式開展稅務籌劃,既可以實現稅基的最小化,也可以通過稅基實現時間上的安排,從而在遞延納稅、適用稅率、減免稅等方面獲取合法稅收收益。這即是說,采用此種方式進行稅收籌劃是通過縮小稅基的方式來減輕稅收負擔。在現實社會經濟中,價外費用剝離、分次納稅等都是采取此類方式開展地稅收籌劃?! ?、利用稅法空白開展稅收籌劃。所謂稅法空白,其是指在稅收的有關法律條文中,沒有明確地通過文字進行規范的一些具體內容。事實上,在稅收的征收和繳納的過程中,實際上是由征納雙方所進行的動態博弈。納稅人作為博弈的一方,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努力尋找稅法空白,并利用其空白之處,安排自己的有關經濟活動。不過,由于當前我國稅收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企業采取此種方法進行稅收籌劃,并不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利用會計核算方法開展稅收籌劃。通常情況下,采用此種方法開展會計核算,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如利用銷售收入確認時間不同進行稅收籌劃、利用存貨成本計價方法的不同進行納稅籌劃、利用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及年限不同進行稅收籌劃等。一般而言,采用會計核算方法進行納稅籌劃,通常具有非違法性、預先性、目的性等特點。而且還能夠通過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使企業的稅收籌劃更為合理。
但是不管多實用的方法,企業還需根據自身具體的情況合理運營稅收籌劃方法,才能達到自身目的。
推薦閱讀: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