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商標注冊量最大的國家,截至2012年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已近1200萬件,累計注冊量已達765.6萬件,有效注冊商標已達640萬件,均居世界第一。由此而引發兩個問題:
1、如何保護商標的專有性?
2、商標權人如何預防因商標引發的糾紛?
因商標而引發的糾紛,近年層出不窮,而且,均給商標權人上了生動的一課。諸如“蘋果和唯冠之爭”、“王老吉商標之爭”,特別是“非誠勿擾”更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看似僅因為一件普通的商標產生的爭議,但其付出的代價卻無法估量:有形的巨額維權費用以及無形資產的品牌喪失。因為商標糾紛打跨一個企業也絕非危言聳聽。這些現實中的案例給商標權人提出如下警示:如何更好的保護商標?如何發現及制止他人的商標侵權行為?怎么去做、誰去做?等等。
面對現實問題,具有商標專利代理資質的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向廣大的商標專用權人提供如下建議:
明確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
知道了自己享有哪些權利,才能有目的去保護自己的商標。
商標注冊人對注冊商標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商標專用權包括:
1、使用權
商標注冊人有權在其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和服務上使用該商標,在相關的商業活動中使用該商標。
2、獨占權
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享有排他性的獨占權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在相同或類似商品或服務上擅自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3、許可使用權
商標注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通過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形式,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
4、禁止權
對他人在相同或者類似的商品或者服務上擅自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商標注冊人有權予以制止。
5、設立抵押權
商標注冊人有權在經營活動中以其注冊商標設立抵押。
6、投資權
商標注冊人有權根據法律規定,依照法定程序將其注冊商標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投資。
7、轉讓權
商標注冊人有權通過法定程序將其注冊商標有償或者無償轉讓給他人。
8、繼承權
商標作為無形財產,可以依照財產繼承順序由其合法繼承人繼承。
由以上內容可見,商標權人的權利意識決定了商標的保護意識。防范商標糾紛、避免品牌風險就是要有明確的權利意識,建立起對市場上假冒等侵權行為及時察覺并及時維權的立體機制。而在商標注冊世界第一的中國,這種有效機制恰恰是商標權人欠缺的。
保護注冊商標的途徑有哪些?
一、行政途徑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侵權案件進行查處。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尚未構成犯罪的侵權案件作出行政處理,對涉嫌構成犯罪的侵權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二、司法途徑
1、民事訴訟。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通過審判程序,維護商標專用權人的合法權益。比如前述的幾起商標糾紛案件。
2、刑事途徑。刑法規定了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若他人侵犯商標權人的權利達到了刑法制裁的標準,則可以啟動刑事程序,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從以上的案例及分析結合目前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來看,商標權人尚未形成全面的商標專用權保護意識,有些企業甚至為了省點注冊費,關聯商標也不去注冊,這就為他人“撿漏”留下了合法的空間,然而保護意識的欠缺,恰恰恰是對商標的專有性傷害。
因此,有關企業特別是在市場上已經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一定要對市場進行調查,對自身的商標進行體檢:如是否存在被別人撿漏的注冊情形、是否有人假冒自身的商標等等。建立起有效運行的商標保護機制,將風險防控工作做在前面,前提少量的投入遠比在訴訟發生后投入巨額維權費用要好。
來源:“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編輯:郝偉揚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