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社保繳費基數是什么?如何確定?小微律政為您詳細的解釋一下。
社會保險簡稱社保,是社會保障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其指以國家為主體,由法律法規的專門機構負責實施,運用社會力量,通過立法手段向勞動者及其雇主籌措資金建立專項基金,以保證在勞動者失去勞動收入后獲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補償,從而保證勞動力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正常運行,保證社會安定的一種制度。目前我國社會保險險種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與工傷保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按照規定為職工參加社保,且按時足額的繳納社保費用。那你知道什么是社保繳費基數嗎?社會保險繳費如何確定?
社保繳存基數是什么?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簡稱社保繳費基數,是指社會保險參保人一個年度內繳納各險種計算的基數。其由用人單位申報,是參保人員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計算依據。一般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可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因此我國各省市社保機構每年都會社保繳費基數進行核定,避免出現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瞞報、漏報、少報繳費基數事情的發生。
社保繳存基數如何確定?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費用基數是以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確定,職工繳費基數是以職工本人工資確定。但在實際操作中,是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還有上限與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繳存每年確定一次,且一旦確定以后,一年內不再變動。最后說明一點,部分城市某險種繳費基數下限為最低工資標準,例如廣州失業保險與工傷保險繳費基數下限為廣州最低工資。
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擅自更改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費率,導致少收或者多收社會保險費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其追繳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或者退還不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人繳納社會保險計算的依據,一般最低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平均工資的60%或本地區最低工資標準。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話4000-400-918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