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隨車充電寶的共享單車,后期再加把“共享雨傘”,共享三件套在酷騎身上就都齊了。
就在發布會之前,網上已經有土豪金色的共享單車照片流出。有網友調侃,彩虹大戰算什么,土豪金的出現又意味著共享單車再下一城。
2017年6月8日早,酷騎單車在北京大學舉行“黃金版”共享單車新車發布會,相對于第一代略顯低調的綠色酷騎單車,土豪金一出現則吸引眾多目光。在發布會上, 酷騎CEO高唯偉表示,從今天起先在北京投放3000輛“黃金版”的酷騎單車,同時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5座城市同步投放,而未來將以每個月十多萬輛的速度在全國一二線城市進行投放。
黃金版酷騎單車
“之所以選擇金黃色,主要是從國人審美上考量,金黃色也有吸睛的考慮。”高唯偉稱。而真空鍍膜的技術,讓車身能正面映出人的倒影。
除了顏色特殊外,高唯偉現場展示了黃金版酷騎與其他共享單車最為不同的三個地方:
一是帶有所有手機機型可用的無線、有線兩種充電模式的充電手機支架。高唯偉稱,用戶可在騎行時可為手機免費充電,解決了手機導航的擺放及續航問題,而像三星手機含有無線充電模塊的手機則可直接進行無限充電。
此前網上流傳的照片顯示為“海爾無線充電”,讓人一度以為是海爾進軍共享單車行業,實際上是海爾向酷騎提供相應的技術合作,發布會上海爾方面表示,將為酷騎單車提供1000萬套無線充電設備,訂單金額達10億元。
二是智能升降座椅,用戶在APP開鎖后,單車將根據用戶身高自動調節座位高低,用戶還可根據使用習慣,進行特定調節,所有數據都被儲存記錄,以后用車時車座將自動升至調整過的高度。
三是智能語音鎖,鎖內除了有常見的GPS定位功能外,還新增語音播報功能,可植入天氣預報等多種實用信息。“甚至智能到你想讓它說什么就能說什么。“高唯偉宣稱。
界面新聞記者現場隨意挑了一輛新車進行體驗,鋁合金車身讓車子質量相對較輕,車鞍柔軟,彈性強。就其主推的亮點而言,現場技術人員輸入界面記者身高后,不到15秒,土豪金版酷騎自動升降了坐墊,相對于之前需要人工調節坐墊算是先進不少,對于經常遇上需要人工調節坐墊的車,但由于缺乏潤滑或者力氣小調節不動的用戶來講,算是挺方便的。
盡管一定程度上隨車攜帶的充電器解決了用戶手機臨時沒電的問題,但記者在現場也聽到不少關于單車充電是否安全的質疑。下雨天的時候,雨水會侵入像充電線的接口,很有可能用戶在接口未干的情況下使用接口充電,直接導致手機燒機情況出現。另外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是,作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工具,充電時間3~5分鐘能否真正給用戶提供便利也是一大挑戰。
而根據高唯偉的介紹,放在車籃底盤的太陽能板主要是采集光熱儲能,一方面供給智能鎖另一方面則能轉化為電供給手機充電。而遇上陰天下雨的惡劣環境時,技術方面的支持就決定了用戶能否獲得一個愉快的開鎖體驗。
現場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對于雨天影響手機充電的問題,酷騎團隊已經有做了相關的考量,但也會結合天氣的預警,提前跟地方運營團隊做好調度。”但事實上,可以聯想到的是,當需要調度的車輛是龐大的數字時,很可能運維費用也會成為一筆巨大的開支。而每次下雨前都想著去給帶有充電口的單車拉個大棚子遮雨這看起來也并不太現實。
在嵌入隨時充電的使用場景后,讓人難免聯想到數日前,同為共享單車的小藍單車發布會一款帶LED限時屏的導航新車。而此次土豪金版酷騎同樣將手機充電支架架在車頭上,則有了一番類似的意味,“解放拿手機導航的雙手,順便給愛機充個電”。在發布會現場,有人調侃,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最后再加個共享雨傘,算是把共享鏈條給集齊了。
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高唯偉回應到,這種調侃并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酷騎已經在做這個事情了,“而在不久的將來用戶還真的能體驗上這三個共享大法”。
不過倘若真要把“共享雨傘”繼續往單車上加,多半會讓人聯想到此前1000把并不配備有GPS定位的共享雨傘放出去就回不來的現實,丟失的共享雨傘帶給創始人的社會效應遠大于丟失損傷,而就在“共享+”的風口,或許就不難解釋為什么酷騎要用奪目的土豪金色,外加集齊共享“三件套”,以求獲得數倍的“社會效應”。
盡管也在現場體驗了一把“智能語音鎖”,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單純在打開自行車時問候的語音,看起來并不是并不是一家之長,甚至讓人略感雞肋。
早在今年4月份的智享單車新車發布會上,他們的CEO也曾秀了一把在辦公室里就可以預約共享單車,用戶去到停車地附近,單車就能自行提示的語音智能。從高唯偉在現場給記者的解釋來看,用戶關閉自行車之后,酷騎會語音提示把隨身物品帶上,以避免丟落東西。“如果想要像阿法狗這種人機對戰的智能或者能與人對話的智能地步,還需要假以時日。”高唯偉稱——這當然了,起碼連Siri也還沒做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的程度。
如果說小藍單車把帶電子顯示屏的單車移動版稱為“分眾傳媒”商業模式,那酷騎的使用場景,留給外界的想象可能則是后期在充電上的變現。
高唯偉稱,在目前用戶體量還沒有上來的時候,酷騎還是在考慮用戶行車體驗,但更多的會在APP上考慮利用傳統的廣告彈窗進行變現。
從發布會現場獲得的數據,酷騎單車的押金是298元,比摩拜單車299元押金少一塊錢。而黃金版的酷騎單車騎行半小時所花費用則在1.5元人民幣左右,這在共享單車行業里算是稍微貴的價格,但是高唯偉表示,盡管他并不在意跑馬圈地的打法,但是酷騎也會在前期打出像“充98送200”的優惠活動,常見做法被稱為所謂的共享單車“充滿送”和”紅包大戰“。
高唯偉打的算盤是,實際上從投放的第一天起,投放車輛的收入,可以覆蓋掉酷騎所需要的運維和辦公費用,“而如果要討論所有車輛的成本問題,這個時間則需要一年。”
在共享單車領域里,接入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寶平臺成為單車玩家們越來越常見的玩法和趨勢,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戶甚至獲得免押金騎行的“特權”,也更多的拓展了線下流量的進入。
而在發布會現場體驗時,酷騎與跟摩拜不相上下的押金(298元),看起來也不算有競爭力。畢竟很少有人愿意,在不收押金或者少收押金的共享單車APP面前,放棄支付寶及微信原有的平臺接口,或者原本已裝好的單車APP,再度遷移到新的單車平臺上,更遑論將近300元的押金費用。高唯偉解釋說,他們也在考慮通過支付寶接入酷騎以降低用戶獲取難度,但自有APP,對于企業來說意義更大些。
相對于摩拜和小黃車目前所披露出來的高達40多億人民幣的融資金額,作為后來者的酷騎此前并沒有動作,高唯偉告訴記者,目前造車的資金還是來自于酷騎股東的自融資金,而他們也正在對接比較靠后輪次的融資,但暫時不方便透露。
根據酷騎方面的數據,五個月以來,酷騎在北京已經投放9萬多輛的單車,主要是投放在通州、順義等地區,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天津、沈陽、長沙、太原、石家莊等50多座城市投放100萬輛單車。
在接受采訪時,高唯偉更多的想法是,酷騎爭取在八月能出海,找個環境友好但交通擁堵的地方進行產品的落地。
酷騎的想法是挺多的,目前看來,騎著一款土豪金的單車在路上——怎么說呢?也挺拉風的,但是這股新鮮勁能持續多久,用戶會不會倒戈,也不見得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