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你終于見到投資人了,并滔滔不絕的向投資人介紹你的商業模式,業務優勢,投資人也在耐心的聽,交談結束后你們互換了名片,微笑告別,但是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下面來八一八跟投資人要錢的“奇招”。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項目說清楚
在融資過程中,大家普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我說一件事,你說的是另一件。造成投資人和創業者間對話困難的原因很簡單,創業者認為他在做一件事情,但是這件事情看起來似乎并沒有那么多優勢,而他做事件A的優勢來源于做事件B。
這個邏輯放在比較大的公司是可以成立的,大一點的比如阿里、美團,小一點的像人人貸。但是如果是天使輪或者A輪的項目,這樣的思維就很有問題。
其實你對投資人說資源整合起來多么有優勢,不就是在告訴他們一盤沙拉有多好吃嗎?沙拉里面可能有黃瓜,有西紅柿,有奇異果,放在一起就變成了很好吃的一道菜。但前提是你有黃瓜,西紅柿這些配料,不僅如此你還要有獨特的沙拉醬,還得有一個好廚師,這樣的沙拉才會好吃。
所以在看早期項目的時候,我們需要看到是東西,要確定我們到底投的是什么。其實任何一家拿到投資的公司,在投資人眼中都被寄予厚望,都希望這些公司可以成長為BAT,甚至超越BAT. 但這是前景,投資早期的依據并不是未來的前景如何,而是想知道你現在在做什么,和他們投資的是什么。
創業者對行業發展和痛點看的很透徹,卻不知怎么解決
有些時候投資人和一些創業者聊行業的痛點和前景,前1-5分鐘聊得都特別High,這些創業者對于行業痛點踩得非常好。但是一聊到具體要怎么做,前后就開始對不上了。比如創業者說未來十年,他要先做A點,后做B點,這是行業大勢,但是最后項目會一直卡在A上原地不動。
比較具體的例子,現在的保險行業,比較常見的有健康險,人身險,而最明顯得問題就是產品設計。我們最常見的一種保險是交20年,累計交10萬塊左右,實際上最后只有5萬左右的保值, 相當于零存整取,還不如銀行利息高,如果我交10萬,最后給我補了15萬,這顯然沒什么意義。很多人都看到了這點,包括很多大型保險公司的高管。
但是一到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就想不出辦法了。其實這不見得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就一個外行投資人來說,他之前投過的公司采取了其他的方法,而他或許通過一種互聯網的方法都可以解決。方法不是沒有,創業者并不是想不到,而是受限于現狀,覺得現在這個階段沒有人能想到,即使有人能改變現狀也是有巨大風險的,尤其是監管風險 ,所以他們不愿意做類似的事。
其實回過頭來想想,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很火,雖然前陣子出了些問題,但風頭還是很盛。更早的時候,比如人人貸,他們是很危險的,沒有正規的管控,很容易進入非法集資圈子,而國家對非法集資的量刑很重,一旦定罪就是牢獄之災。但欣喜的是,從第一代P2P誕生開始就有人投資。所以說,對一件事情風險的考量,并不是一個充分的理由讓你不去創新。
一個團隊已經預知到未來行業大致會變成的樣子,但是卻找不到路去通向他,如果這樣的團隊出來創業的話,這本身就是資源的浪費。而大概率情況下,投資人不會投資這樣的項目。投資人的責任就是推動實現未來社會的樣子,所以他們只會投資看得到未來并能找到路的人。
怎么和投資人談?怎么拿到錢?
1.你是誰,你是干什么的,一般我都會用到類比法。
第一句話很重要,一般情況下只有2-5分鐘的時間來讓創業者敘述:你的項目是什么?其實介紹一個項目就像介紹一個姑娘,比如說,這個姑娘是清華的柳巖,顯得很形象,大家都能從中得到這樣的信息:這是個很聰明,而且高學歷的姑娘(從清華畢業),不僅如此,她的身材一定很勁爆(想想柳巖)。無論創業者給投資人講,還是給我們老板講,第一句話都應該是這樣,簡短又生動。比如說你是建材業的美團,諸如此類,根據自己項目的特征來找到自己的類比項。
2.未來你的行業發展到哪?
5年后10年后你的行業發展到哪?把你對未來的描述告訴我, 我們來討論我們對于未來的期望是不是一致的,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就可以往下進行。
3.告訴投資人,你怎么實現未來。
在這里,一定不能繞,告訴投資人你清晰的規劃,可以有假設,但是你必須有自己積累儲備的通道。投資人并不會要你現在一定怎么樣,但是一定要有一個比較確定的通道,怎么從A到B,你要說的足夠清晰明了,投資人才能判斷你的假設合不合理,可不可信,能不能投。
作為投資人來講,他們看了很多的商業邏輯。其實很多邏輯都是相通的。很多行業的細節他們或許也并不懂,不懂他們怎么判斷呢?就是看行業和商業邏輯。你是誰,你在做一件什么事情,你希望你的未來做到什么樣子,或是未來長成什么樣子,再清晰的告訴他們,你要怎么走這條路,最后投資人會選擇相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