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聚創聯合小微律政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聚創空間的《創業與法律知識》的沙龍,以下是這期內容干貨。
繼前幾期的創業沙龍的完美收官,律師們精準的講解讓大家收獲頗豐,交流碰撞出火花,想法引導我們前進,腳下的千山萬水敵不過夢里的鮮衣怒馬,在大家的殷殷期望中我們在新年將際之時迎來了聚創聯合小微律政的第六期沙龍,新年伊始身體可以得到休憩,思考不能停,學習不能停,因此我們誠邀律師們繼續披甲上陣,為大家準備了更加精彩的交流活動。下面我們來看下沙龍的內容吧。
一、融資前的法律準備
1.基本條款
參與權:在支付給A系列優先股股東清算優先權回報之后,剩余資產由普通股股東與A系列優先股股東按相當于轉換后股份比例進行分配;但A系列優先股股東一旦其獲得的回報達到[x]倍于原始購買價格以及宣布但尚未發放的股利,將停止參與分配。之后,剩余的資產將由普通股股東按比例分配。
防稀釋條款:風險投資人對某公司進行投資時,通常是購買公司某類優先股(A、B、C……系列),這些優先股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按照約定的轉換價格(conversion price)轉換成普通股。為了防止其手中的股份貶值,投資人一般會在投資協議中加入防稀釋條款(anti-dilution provision)。防稀釋條款,或者叫價格保護機制,已經成為大多數VC的TermSheet中的標準條款了。這個條款其實就是為優先股確定一個新的轉換價格,并沒有增發更多的優先股股份。因此,“防稀釋條款”導致“轉換價格調整”,這兩個說法通常是一個意思。
轉換權(Conversion):這個條款是指在公司股份發生送股、股份分拆、合并等股份重組情況時,轉換價格作相應調整。這個條款是很普通而且是很合理的條款,也完全公平,通常企業家都能夠接受。
優先購買權(Right of firstrefusal):這個條款要求公司在進行B輪融資時,目前的A輪投資人有權選擇繼續投資獲得至少與其當前股權比例相應數量的新股,以使A輪投資人在公司中的股權比例不會因為B輪融資的新股發行而降低。另外,優先購買權也可能包括當前股東的股份轉讓,投資人擁有按比例優先受讓的權利。
完全棘輪條款(Full-ratchet anti-dilution protection):完全棘輪條款就是說如果公司后續發行的股份價格低于A輪投資人當時適用的轉換價格,那么A輪的投資人的實際轉化價格也要降低到新的發行價格。這種方式僅僅考慮低價發行股份時的價格,而不考慮發行股份的規模。在完全棘輪條款下,哪怕公司以低于A系列優先股的轉換價格只發行了一股股份,所有的A系列優先股的轉化價格也都要調整跟新的發行價一致。
加權平均條款(Weighted averageanti-dilution protection):盡管完全棘輪條款曾經很流行,現在也常常出現在投資人的Term Sheet里,但最常見的防稀釋條款還是基于加權平均的。 在加權平均條款下,如果后續發行的股份價格低于A輪的轉換價格,那么新的轉換價格就會降低為A輪轉換價格和后續融資發行價格的加權平均值,即:給A系列優先股重新確定轉換價格時不僅要考慮低價發行的股份價格,還要考慮其權重(發行的股份數量)。
2.創業必備條件
為了成功從投資公司獲得資金,創業企業一般需要具備三方面的內在條件:管理團隊、市場方向和產品技術。
管理團隊
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有一個優秀的團隊,這是創業成功的第一要素。而完全依賴于企業家一個人的創業企業,往往會令投資商望而卻步。一個完美的創業團隊包括三方面的成員:管理、營銷、以及技術人才。
市場
第二個因素是企業必須面向有潛力的市場。這個市場有很大的容量,或者有很高的成長性,而企業能夠在恰當的時候引入恰當的技術或產品來滿足這個市場的需求。
產品或技術
如果產品很容易模仿,那么很可能落入價格戰的歸宿,已經有完善銷售網絡的大公司將很容易把新手擠掉,品牌建立也需要時間與資金。而專利、版權、獨占的銷售渠道及牢固的戰略聯盟都可以讓企業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但是,如果產品或技術太過創新,由于市場會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如果沒有很好的營銷策劃,同樣可能導致市場導入的困境。
初創企業應該怎么做
創業企業也許一開始不能完全滿足前述三個方面的要求,但必須有令其滿足的策略和方法。創業企業即使沒有在生產技術上的創新,如果在商業模式、營銷、成本控制、激勵體制的建立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現,也會使企業具有卓越的競爭力。
對于初創企業,從一開始就建立一個完整的骨干隊伍并不現實,因為小公司還不足以吸引管理高手。如果啟步時做不到組成一個完美的團隊,就必須在發展過程中完善,決對不要為了節省一點工資支出而放棄最優秀的人選。但是如果在初創期僅僅為了隊伍的完整而組建了一個能力并不勝任公司發展的團隊,有可能為將來重新聘請高級經理造成困難。
二、決定企業生死的那些因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歷史進化的長流中,地球上的生命物種也不斷地在滅絕和新生中循環著,我們知道,在茂密的森林里,大部分樹木會在幾十年中走到生命的盡頭,但是,也有小部分頑強地抵擋住了冬日的嚴寒和夏季的酷熱,甚至經歷了可怕的自然災難,卻依然屹立不倒,遠遠地超越了人類的生命極限,在四季中不斷地新陳代謝,根基不斷擴展,樹冠持續生長。
1、產品決定企業的成敗。
2、運營決定企業的成敗。
3、管理決定企業的成敗。
4、細節決定企業的成敗。
5、人——決定企業的成敗。
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產品定向、生產控制到銷售管理,其整個過程的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滯銷的產品能拖夸企業,低質量高成本也同樣會被對手擠敗,而且由于一個人的腐敗也能直接導致企業的破產。
三、企業必備的法律
1、公司成立之初:
《公司法》
公司法,是規范公司行為的基本法律,公司的設立、股東資格、公司章程、股東責任、股東權利、公司高管、公司解散、清算等事項,都應當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來進行,是中、小企業貫穿始終的一部法律。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是公司設立、年檢、注銷必須遵循的法規。
2、公司成立運營期間
《合同法》
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盈利就離不開交易。《合同法》是規范市場交易的法律,是民事主體進行經濟活動所遵循的主要法律。合同涵蓋的內容廣泛,不僅商品交易需要訂立合同,涉及到公司的股權交易、知識產權交易、物權變動等事項也均需有合同保障,均受《合同法》的調整。
《物權法》
公司經營所得,涉及到的土地、房產等不動產以及交易有些動產,是需要登記才能取得物權的,這部分物權的取得是要受《物權法》調整的。
同時,《土管法》、《房地產管理法》也是涉及土地、房產物權方面應當遵循的規范。
另外,物權具有擔保功能,在涉及物權擔保時,《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是必須遵守的。
金融類法律
公司成立之后,運營期間,要支付結算、要貸款融資,這個時候,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貸款通則》、《票據法》、《證券法》等。
公司為了分散風險以及交通工具類因國家強制規定,而必須或選擇的保險,就又涉及到《保險法》的相關規定。
知識產權類的法律
公司要有自己的商譽、同時還會給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注冊商標、有自己的商業秘密和專利技術。這些涉及到《商標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調整。
《婚姻法》、《繼承法》
公司在運轉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股東因為婚姻、繼承事項的出現,而出現股東或股份的變動,這方面上述兩部法律均有調整。
稅收類的法律
公司作為最重要的納稅義務人,在繳納稅款的時候要遵循《增值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等法律的規范和約束。
勞動類法律
公司經營離不開人,而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就要遵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的配套法規的規定,為勞動者繳納各種社會保險。
會計法
公司運轉,各種經濟指標都要用數字來體現,而體現的數字都要受《會計法》的規定,不能違背該法及配套法規的相關規定。
《擔保法》
公司經營的時候,不僅涉及到為人擔保,也可能涉及到找人擔保,這方面就要受到《擔保法》的調整。
3、公司終止時
公司的終止,就是公司作為法人人格的消滅,無論是股東自行決定解散還是申請法院解散,都要成立清算組,這時的操作《公司法》有規定;而到了資不抵債的時候,申請破產就要受《破壞法》的調整了。
因為,公司是擬制的“人”,從“生”到“長”一直到“消滅”,都是一系列的法律行為,所以,均要遵守法律規定,以上是和以公司為主要存在形式的中、小企業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當然這僅僅是一部分主要的法律、法規,并未囊括全部。
透過上述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規,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運轉,設計了一系列的法律規范,可以形象的說,公司就是在“法網”里運轉的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