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通知》,本市正式啟動實施新一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通知一發布,在整個創業圈引起極大反響,多年來創業者在行進路上遇到的許多難題,在本次行動計劃中都一一落地解決。為此,新聞晨報人才周刊特別重磅邀請了文件起草的牽頭機構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副局長張嵐,以及三個代表區縣人社局的領導,還有兩位創業指導專家,分別從文件起草者的立意和初衷、區縣未來的規劃、專家的切身感受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作為文件起草牽頭機構的分管領導,張嵐副局長解讀,新推出的“三年行動計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前兩輪相比,更加開放、力度更大、范圍更廣,重點和亮點更加突出。
聚力
合力推進創業型城區創建16個區縣全覆蓋
創業型城區的創建是上海在嘗試創新創業工作機制方面的重要探索。在上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創建經驗基礎上,新一輪三年計劃將全面推進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把“鼓勵有條件區縣參與創建”調整為“全面參與創建”,全市所有區縣達到全覆蓋。
轉型
青年大學生創業和眾創空間發展被列為兩大重點
在新三年行動計劃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重點鼓勵和支持青年大學生創業和初創期創業;重點引導和推動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服務載體發展。針對兩大重點,首次提出了“幫扶引領青年大學生創業2萬人”以及“培育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80家”的工作目標,并在主要政策措施中都加大了對這兩個重點的支持引導力度。
創新
“大尺度”創新,直面新業態破解創業難題
新發布的“三年行動計劃”,針對新涌現的創業問題,各種創新舉措一攬子推出。如針對網商創業者,“大尺度”創新,對未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的網商創業者,也給予創業貸款擔保及貼息政策扶持;如對創業人才的戶籍難題,加大引進力度,甚至對獲得一定規模風險投資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予以直接入戶引進。
普惠
計劃惠及人群進一步擴大
新三年行動計劃,直面傳統行業的轉型挑戰,從政策所惠及的人群來看,覆蓋人群進一步擴大,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本市高校畢業的外地戶籍大學生創業者、網商創業者都納入優惠政策的范圍。
區縣連線
楊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副書記楊春雷
明年4高校建創業指導站
五角場擬做上海的中關村
楊春雷介紹,楊浦區將先行先試,考慮打造“創業楊浦升級版”,改變以往創業載體空間以園區為主的模式,逐漸拓寬至街區。發揮創智天地大學路創業元素集聚的優勢,形成“創智”生態群落;楊浦區規劃建設國定東路創業一條街,與騰訊、滬江網螞蟻創業學院共建眾創空間,推動實訓基地空間開發。并與科房集團、華創俱樂部等社會專業服務機構達成意向合作,在五角場周邊集聚更多的創業企業和創業資源,將五角場打造成上海的“中關村”。
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許春
整合資源 實現三年創建“六個提升”目標
創業新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后,松江區提出了三年內實現“六個提升”目標。許春表示,松江區在三年內將投入10億資金引導資源整合,形成兩個層次的全面創業。第一層次,在松江區鼓勵和支持創客空間、創新工場、創業訓練營等眾多創業平臺的建設和協同發展;第二層次,以培育和發展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為引領,鼓勵有條件的街道建設創業園區。大學城和泰晤士小鎮是松江區的兩大特色。松江區將整合多方資源,組建松江區大學生創業聯盟。
長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黃瑋
聚力31個園區、校區、社區資源
下一個目標“123456”
前三年創業型城區的創建,長寧已逐漸打造出自己的“長寧特色”。特色一是“三區聯動”。打破園區、校區、社區之間的界限。特色二是文化引領。通過創業論壇等活動,構建創業交流、成果和實踐平臺。特色三是扎根基層。在10個街道(鎮)建立創業服務指導站,形成一街一特色的品牌。新三年行動計劃,黃瑋表示,具體到工作目標,可用“123456”來表述:引導創業見習1000人次;幫扶引領2000人成功創業;培育創業之星30人;建設高校創業指導站4家;實施創業教育培訓5000人;建設區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6家。
專家聲音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副理事長、上海德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施豪
新三年行動計劃最大亮點是創業政策前置 允許創業失敗
施豪表示,新三年行動計劃特別強調初創和創業過程,允許創業失敗,鼓勵創業過程中的亮點,培養創業精神和創業毅力。正因為看到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此次出臺的行動計劃在初創期創業社會保險費補貼、電商創業融資支持、創業孵化基地補貼等方面給予特別優惠政策扶持,可謂對癥下藥。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副理事長、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
創業結構在轉型
新三年行動計劃助力前行
張暉明表示,在中國的經濟改革歷程中,隨著資源配置方向和領域重新選擇、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上海的都市型經濟體產業結構得到了深度調整和發展。近年來,政府連續多年發布了多個促進創業就業的文件,上海在創業帶動就業領域已取得了空前的成果,當前上海居民的創業意愿異常高漲,這些政策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創業指導專家服務團”,已成為當前上海創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隊伍。張暉明認為,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是一項長期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