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智能硬件風潮興起,更多創業者的涌入,有大量硬件項目出現在眾籌網站上。但是,智能硬件公司的門檻現在真的降得這么低了嗎?
對于大多數硬件公司來說,必須要具備一個足夠大的想法和一個足夠犀利的判斷,這決定了產品最終能做多大,公司最終能走多遠。其次,要知道硬件產品不做到二三版本的產品,基本上是賺不到錢的。不可能又一款新的硬件產品,在誕生之初就會獲得市場認可,反而需要多個版本的更新、打磨和完善才能夠最終打動消費者,成為一款相對完善的產品,這個過程是開發團隊與產品與市場之間的一個磨合過程,每一個版本的投入至少需要百萬級別,也就是說你能夠賺錢之前你至少需要大幾百萬、過千萬元的準備資金。很顯然,許多初創的公司都撐不到第3個版本。另外,需要嚴格監控生產和供應鏈,這戲看似細枝末節,往往是打造一個成功的硬件公司所至關重要的環節。而初創團隊,尤其是互聯網初創團隊往往不具備這個傳統的能力。
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在設計之初就是有問題的。很多產品只屬于極客,并不具備太大的商業化價值。智能產品單獨要都能夠很好地、自動地進行智能運用。當多個產品放到一起后能夠自然連接,相互協調工作,不僅不需要控制他,甚至平時都不會注意到它們。
而目前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不僅是依然需要人控制的,而且往往需要買下枕套設備才能完善地工作,缺乏人性化的感覺。
要想成為一家優秀的硬件公司,你必須要集中精神只做一件你覺得對的事情,必須把這做好。